西湖娱乐城,西湖娱乐城官方网站,西湖娱乐城APP,西湖娱乐城网址,西湖娱乐城最新
过去一年,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,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,我们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深入贯彻习重要讲话和对浙江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,在省人大、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坚持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、先立后破,忠实践行“八八战略”,深入实施三个“一号工程”和“十项重大工程”,顺利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,充分展示了“经济大省挑大梁,更好发挥带动和支柱作用”的使命担当。全省生产总值增长5.5%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.2%,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.3%、6.1%,十方面民生实事圆满完成。
(一)系统落实一揽子存量和增量政策,有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。大力推进“两重”建设,坚持“国家所需”与“浙江所能”相衔接、“硬投资”与“软建设”相结合,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,216个“两重”项目全部开工建设。创造性开展“两新”工作,创新实施融资租赁、设备入股、标准提升等支持政策,争取设备更新资金95亿元,完成工业设备更新14.2万台(套)、电梯更新10025台;用足用好国家下达的9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,家电、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分别增长23.9%、35.8%。最大程度释放政策红利,新增专项债券额度3279亿元,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233亿元,301个项目纳入国家用地保障范围;推动金融、货币、财政等增量政策落地见效,释放降准资金1021亿元;降低存量房贷利率,每年可减少房贷利息支出约130亿元、惠及310万户家庭;用好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政策并扩展至中型企业,全省无还本续贷余额1.7万亿元、增长34.9%;面向特殊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补贴1.87亿元。优化实施“8+4”经济政策体系,安排省级财政资金1023.6亿元,新增建设用地32.8万亩,保障重大项目用能指标1600万吨标准煤;为经营主体减负超3000亿元;完成17支“4+1”专项基金组建;各项贷款新增2.1万亿元,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新增投放超6000亿元。
(二)扩大有效益的投资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,提振内需取得积极进展。加快推进“千项万亿”重大项目建设,1299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.4万亿元、投资完成率129.6%;微腔电子纸显示器件、镜岭水库等项目开工建设,芯联集成三期等项目加快建设,杭温高铁、沪苏湖高铁、嘉兴斯达微电子芯片等项目建成投用。积极扩大制造业投资,734个制造业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831亿元、投资完成率119.7%,制造业投资增长3.3%。全力促进消费回暖,启动新消费品牌培育行动,开展“浙里来消费”“浙夜好生活”等系列活动2000余场,新增“中华老字号”35家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%;出台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22条举措,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,预期信心有效提振。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,出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30条措施,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.1%。
(三)推动工业稳健运行、结构优化,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扎实推进。加快培育“415X”先进制造业集群,新增浙东工业母机、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、金华台州丘陵山区农机装备、长三角大飞机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4个、总数达到8个,“415X”集群规上制造业企业营收9万亿元左右,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.5%。深化“腾笼换鸟、凤凰涅槃”,推进国家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示范区建设,17个重点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%,全省历史经典产业营收规模预计超1400亿元。巩固提升数字经济优势,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,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8%左右,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实现全覆盖。
(四)推进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,新质生产力发展势头良好。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,12所高水平大学“一校一策”建设方案加快实施,高校基础设施提质工程有序推进,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56个、硕士学位授权点173个。深化“315”科技创新体系建设,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18家、累计38家,新增重大科技成果110项,获国家科技奖30项,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预计达3.2%,区域创新能力继续保持全国第4位。加大人才引育力度,新引育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300多人、其中引进顶尖人才41人,新增高技能人才39万人,全省人才资源总量持续增加。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贯通,制定实施促进人才有序流动、推动教科人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,省实验室、省技术创新中心均与高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,全国首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落户浙江。联动推进产业创新,科技成果“先用后转”模式加快推广,之江实验室万卡大科学与工程计划初具成效,阿里通义千问等一批大模型加速发展。
(五)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,双循环战略枢纽地位不断增强。培优建强高能级开放平台,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获批建设,新一轮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获批实施,高水平举办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、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。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,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正式获批,梅山港区全面建成投用,出台省级航运服务业发展规划,宁波舟山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增长4%、11.3%,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提升到全球第8;“四港”联动综合效应显著增强,“浙江e港通”上线运行,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加快建设,浙江中欧班列(义新欧)开行2619列、增长10%,全省机场旅客和国际货邮吞吐量分别增长14.2%、25%。全力以赴稳外贸优外资,迭代升级“稳拓调优”组合拳,引导企业有序出海、合理布局,货物贸易出口达3.9万亿元、增长9.5%,占全国份额提高到15.3%,服务贸易、数字贸易分别增长24.5%、14.5%;浙江省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万平方米,跨境电商出口规模达2141.3亿元、增长19.1%;实际使用外资152.7亿美元,其中制造业外资占比51%。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,成功轮值举办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,推动居民服务“一卡通”等10件实事落地见效。
(六)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民营经济金名片进一步擦亮。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,深化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,完善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,持续改进提升“最多跑一次”“办不成事兜底窗口”等做法。大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,全面落实民营经济32条政策,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和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、服务业100强、研发投入500家、发明专利500家等五张榜单浙江上榜数均居全国第一,首次实现大满贯;高水平举办世界浙商大会、中国侨商投资大会。持续激发市场活力,全省经营主体达1095.2万户、增长5.9%,其中企业380.8万户;新增“雄鹰”企业50家、上市公司23家、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44家、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398家。
(七)着力缩小“三大差距”,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迈出新步伐。持续推动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,争取共同富裕领域国家改革试点7项,10项示范区典型经验获国家发文推广。加快城乡融合发展,深化新时代“千万工程”,扎实推进乡村振兴,和美乡村覆盖率达51.7%,粮食播种面积1570.5万亩、总产130亿斤;开展舟山、淳安、龙游、景宁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试点,推广安吉经验、支持青年入乡发展,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,推进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,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.83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,加快提升四大都市区和中心城市能级,支持县域产业特色化发展,县城人口占县域人口比重达62.1%;健全山区海岛县动态调整机制,优化山海协作结对机制,发挥省属企业结对帮扶作用,山区海岛县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;实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倍增行动,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增长6.5%左右。稳步缩小收入差距,健全促进就业和技能创富机制,城镇新增就业118.3万人,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.1%。
(八)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,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,实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提质行动,吴越文化博物馆建成开馆,8家博物馆晋级国家一级博物馆。推动文旅融合提质增效,率先出台大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,《黑神话:悟空》、越剧《新龙门客栈》成为现象级“爆款”产品,云和梯田景区、双龙风景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,全域旅游人数、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8.5%、9.5%。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,12部浙产作品获“五个一工程奖”,获奖数居全国第二,创历史最佳;“飞天奖”“兰亭奖”“中国美术奖”“山花奖”“荷花奖”获奖数全国第一,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,浙江健儿在巴黎奥运会、残奥会上获得奖牌数创历届之最。成功举办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、第二届良渚论坛。
(九)加快建设高水平生态省,绿色发展底色更加鲜明。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扎实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,设区市PM2.5平均浓度稳步改善,地表水国控断面IШ类水质比例达98.7%。做好能源保供稳价工作,金七门核电一期、甘电入浙等项目开工建设,浙能六横电厂二期、庆元百花岩风电等项目建成投运,新增电力装机2200万千瓦,全省工商业平均电价下降1分/千瓦时。加快绿色低碳转型,大力发展风光电、新型储能等绿色能源,开工建设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,全省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45%,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.9%。
(十)大力发展民生事业,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升。推进社保提质扩面,稳步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,低保、特困人均月标准分别提高到1167元、1937元。全力办好教育事业,加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力度,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,保障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公平入学,首次实施中考全省统一命题。优化医疗健康服务,深化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,“浙医互认”高频检查检验项目覆盖率达90%,省内异地结算定点医院开通率达100%。完善“一老一小”服务体系,认真落实婚假新规,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,全省推广老年助餐和养老服务“爱心卡”制度,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达4526万人。加强住房保障工作,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5.1万套(间),实施城中村改造3.6万户。
(十一)全面推进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,政治安全、社会安定、人民安宁良好局面持续巩固。切实加强防灾减灾,有效防御历史罕见梅雨洪涝灾害,成功应对“贝碧嘉”“普拉桑”等台风侵袭,实现人员“零伤亡”。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,生产安全事故起数、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6.8%、15.7%,火灾死亡人数下降50%,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9.2%。积极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,依法有序处置企业债务、房地产市场等风险,全省不良贷款率0.75%,风险防控水平位居全国前列。深化法治建设,《浙江省“千万工程”条例》等12件地方性法规提请人大审议通过,“大综合一体化”行政执法改革、县乡行政合法性审查改革持续深化。提升社会治理效能,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,重拳打击各类经济犯罪、挽回经济损失22.2亿元,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受理数下降12%、损失数下降35.8%。
各位代表,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,根本在于习掌舵领航,根本在于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,得益于省委正确领导、科学决策,得益于全省人民众志成城、团结奋斗。在此,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,向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各派、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,向中央驻浙单位、驻浙人民、武警部队、公安干警、消防救援队伍,向关心支持浙江发展的港澳同胞、台湾同胞、广大侨胞和海内外朋友们,表示衷心的感谢!
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,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,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:消费回暖不快,民间投资活力偏弱,外贸外资稳增长面临较大压力;社会预期和信心不足,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;创新发展能力还不强,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贯通还需深入推进,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还需加力提速;环境治理和能源保供稳价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;就业、教育、医疗、“一老一小”等民生领域仍有不少短板;经济金融、房地产、安全生产等领域仍存在不少风险隐患;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、工作能力、创新思维和担当精神需要进一步增强。对此,我们将高度重视,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。
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之年。总体要求是: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深入学习贯彻习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坚定扛起“经济大省挑大梁”的责任担当,忠实践行“八八战略”,紧扣“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”“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”“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”等重大使命,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、以缩小“三大差距”为主攻方向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、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,扎实推进“十项重大工程”,促进经济稳进向好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,确保“十四五”规划圆满收官,努力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。
促进消费扩量提质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,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%以上。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,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,提升消费能力、意愿和层级。拓展消费新场景新业态,培育壮大首发经济、银发经济、会展经济、演艺经济、赛事经济,提升商圈经济、夜间经济的规模和效益,打造更多精品项目、爆款IP。扩大生活性服务消费,营造放心消费环境,挖掘餐饮住宿、家政服务、养老托幼等基础型消费,激发文化娱乐、旅游休闲、教育体育等改善型消费。推动入境游加快复苏,优化实施口岸签证、过境免签、邮轮入境免签等措施,全面提升境外游客“吃住行游购娱”便利度。
做深做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的文章。强力推进教育强省、科技强省、人才强省建设,深入实施“315”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、“双一流196”工程和高校基础设施提质工程,统筹高能级科创平台打造、高水平大学建设、高层次人才引育,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,深化与高校、新型研发机构合作,共同建设科创平台,一体配置资源要素,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强化概念验证和中试平台建设,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,推动创新要素充分涌流、创新活力充分激发,全年研发投入强度达3.3%左右,实施重大科技项目400个以上,新引进顶尖人才40名以上,新增高技能人才20万人。
做深做实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文章。推动以企业为主导、以项目为载体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用融通创新,完善“高校+平台+企业+产业链”结对合作机制,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%以上,“415X”集群规上制造业企业营收突破9.5万亿元,新增“雄鹰”企业20家、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0家、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300家,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00家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深化“腾笼换鸟、凤凰涅槃”,强化标准、品牌、质量引领,加快传统产业“智改数转”,持续推动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发展,实施制造业重点技改项目5000项以上。培育壮大新兴产业,“一业一策”支持生物医药、高端装备、新能源汽车、新材料等产业发展,提升智能物联、集成电路、高端软件、智能光伏等产业集群建设水平,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7.5%。布局建设未来产业,深化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、量子信息、类脑智能、合成生物、空天信息和低空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,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,培育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。
提升平台能级。坚持一手抓“硬件”、一手抓“软件”,高质量服务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,高标准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,完善储运基础设施和加工产业布局,招引海事法律、船级社等服务机构,支持油气交易中心做大做强,构建多层次大宗商品交易市场。承接建设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。推进新一轮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,优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。提升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影响力、拉动力,探索建设数字贸易港,打造全球数字贸易中心。优化提升开发区、高新区、综保区等开放平台功能,持续办好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、良渚论坛、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、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、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等展会。
建强开放枢纽。强化“四港”联动发展,深入实施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建设工程,开工建设六横佛渡千万级集装箱泊位群,加快推进宁波舟山港重大集疏运工程,深化多式联运集成改革,力争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0万标箱。提速推进义甬舟、金丽温开放大通道建设,积极打造“航运浙江”,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全国试点。加速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,创新班列市场化运营模式,力争全年开行2500列以上。推进民航强省建设,建成辐射全球的嘉兴航空物流机场,推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四期、温州机场三期、义乌机场改扩建尽早开工建设,谋划推进宁波枢纽建设。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,推动“四港”云平台提能扩面,提升整体通关效率、港口作业效率和服务便利化水平。
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。深入实施《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,深化“两个健康”集成改革,落实落细民营经济32条政策,推动“3个70%”、“7个不准”等举措精准落地。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,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,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。加强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,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。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,促进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高素质成长,完善政企常态化交流沟通、涉企问题闭环解决机制。尽最大努力推动解决拖欠账款问题,严格落实属地责任,继续发挥政府和国企带头清欠作用,强化执法监督和失信惩戒,完善拖欠企业账款清偿长效机制。
统筹推进若干重点领域改革。积极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,加快破除市场准入壁垒,完善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,强化国企民企战略协同,让民间资本进得来、能发展、有作为。深化营商环境改革,健全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运行机制,持续推进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“一网通办”,推动企业报表“最多报一次”。深化药品监管改革,提高药品审评审批质效。深化招投标工作管理体制改革,统一规范招投标管理机制,严格实行全流程全链条监管。纵深推进“大综合一体化”行政执法改革,深化“综合查一次”等探索实践,避免多头、重复和过度检查。深化国家区域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,打造一批区域金融改革标志性成果。持续做好机构改革“后半篇文章”,完善机构职能体系,深化事业单位改革。坚持政府过紧日子,深化零基预算改革,完善能增能减、有保有压的预算分配机制,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。
推进新型城镇化。进一步唱好杭州、宁波“双城记”,支持温州打造全省“第三极”,支持金义都市区加快发展,增强四大都市区辐射带动作用。提升县城承载能力,滚动推进重大项目500个以上,支持县城发展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,培育一批农业大镇、工业重镇、商贸强镇、文旅名镇。加快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,支持山区县做强“一县一业”主导产业,支持海岛县完善“一岛一功能”布局体系,整合提升“发展飞地”,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。全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,打造韧性城市、智慧城市。
各位代表!做好政府工作,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,强化“六干”导向,全面提高政府自身建设水平,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、创新政府、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。强化政治引领,坚持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,深入贯彻习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坚定拥护“两个确立”、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增强宗旨意识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树立正确政绩观,用心用情用力增进民生福祉,更好把群众“盼的事”变成政府“干的事”、把政府“干的事”变成群众“满意的事”。勇于担当作为,以长期主义者的坚定干好难而正确的事,增强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和“事事落实到位”的执行力,把全部心思用在干事创业、改革创新上,做到说了就干、定了就办、办就办好。坚持依法行政,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,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、开展工作,深入推进重点领域、新兴领域政府立法,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。提升行政效能,加强数字政府建设,深化数字技术应用,推动政府数字化、智能化运行,促进政府高效履职;持续为基层赋能授权、松绑减负,让基层干部心无旁骛促发展、保平安。坚决扛起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,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大力纠治、官僚主义特别是公务视频“泛化使用”等新型,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,让廉洁从政、干净干事蔚然成风。
过去一年,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,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,我们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深入贯彻习重要讲话和对浙江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,在省人大、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坚持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、先立后破,忠实践行“八八战略”,深入实施三个“一号工程”和“十项重大工程”,顺利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,充分展示了“经济大省挑大梁,更好发挥带动和支柱作用”的使命担当。全省生产总值增长5.5%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.2%,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.3%、6.1%,十方面民生实事圆满完成。
(一)系统落实一揽子存量和增量政策,有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。大力推进“两重”建设,坚持“国家所需”与“浙江所能”相衔接、“硬投资”与“软建设”相结合,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,216个“两重”项目全部开工建设。创造性开展“两新”工作,创新实施融资租赁、设备入股、标准提升等支持政策,争取设备更新资金95亿元,完成工业设备更新14.2万台(套)、电梯更新10025台;用足用好国家下达的9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,家电、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分别增长23.9%、35.8%。最大程度释放政策红利,新增专项债券额度3279亿元,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233亿元,301个项目纳入国家用地保障范围;推动金融、货币、财政等增量政策落地见效,释放降准资金1021亿元;降低存量房贷利率,每年可减少房贷利息支出约130亿元、惠及310万户家庭;用好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政策并扩展至中型企业,全省无还本续贷余额1.7万亿元、增长34.9%;面向特殊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补贴1.87亿元。优化实施“8+4”经济政策体系,安排省级财政资金1023.6亿元,新增建设用地32.8万亩,保障重大项目用能指标1600万吨标准煤;为经营主体减负超3000亿元;完成17支“4+1”专项基金组建;各项贷款新增2.1万亿元,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新增投放超6000亿元。
(二)扩大有效益的投资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,提振内需取得积极进展。加快推进“千项万亿”重大项目建设,1299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.4万亿元、投资完成率129.6%;微腔电子纸显示器件、镜岭水库等项目开工建设,芯联集成三期等项目加快建设,杭温高铁、沪苏湖高铁、嘉兴斯达微电子芯片等项目建成投用。积极扩大制造业投资,734个制造业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831亿元、投资完成率119.7%,制造业投资增长3.3%。全力促进消费回暖,启动新消费品牌培育行动,开展“浙里来消费”“浙夜好生活”等系列活动2000余场,新增“中华老字号”35家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%;出台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22条举措,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,预期信心有效提振。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,出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30条措施,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.1%。
(三)推动工业稳健运行、结构优化,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扎实推进。加快培育“415X”先进制造业集群,新增浙东工业母机、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、金华台州丘陵山区农机装备、长三角大飞机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4个、总数达到8个,“415X”集群规上制造业企业营收9万亿元左右,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.5%。深化“腾笼换鸟、凤凰涅槃”,推进国家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示范区建设,17个重点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%,全省历史经典产业营收规模预计超1400亿元。巩固提升数字经济优势,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,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8%左右,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实现全覆盖。
(四)推进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,新质生产力发展势头良好。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,12所高水平大学“一校一策”建设方案加快实施,高校基础设施提质工程有序推进,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56个、硕士学位授权点173个。深化“315”科技创新体系建设,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18家、累计38家,新增重大科技成果110项,获国家科技奖30项,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预计达3.2%,区域创新能力继续保持全国第4位。加大人才引育力度,新引育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300多人、其中引进顶尖人才41人,新增高技能人才39万人,全省人才资源总量持续增加。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贯通,制定实施促进人才有序流动、推动教科人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,省实验室、省技术创新中心均与高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,全国首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落户浙江。联动推进产业创新,科技成果“先用后转”模式加快推广,之江实验室万卡大科学与工程计划初具成效,阿里通义千问等一批大模型加速发展。
(五)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,双循环战略枢纽地位不断增强。培优建强高能级开放平台,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获批建设,新一轮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获批实施,高水平举办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、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。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,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正式获批,梅山港区全面建成投用,出台省级航运服务业发展规划,宁波舟山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增长4%、11.3%,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提升到全球第8;“四港”联动综合效应显著增强,“浙江e港通”上线运行,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加快建设,浙江中欧班列(义新欧)开行2619列、增长10%,全省机场旅客和国际货邮吞吐量分别增长14.2%、25%。全力以赴稳外贸优外资,迭代升级“稳拓调优”组合拳,引导企业有序出海、合理布局,货物贸易出口达3.9万亿元、增长9.5%,占全国份额提高到15.3%,服务贸易、数字贸易分别增长24.5%、14.5%;浙江省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万平方米,跨境电商出口规模达2141.3亿元、增长19.1%;实际使用外资152.7亿美元,其中制造业外资占比51%。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,成功轮值举办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,推动居民服务“一卡通”等10件实事落地见效。
(六)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民营经济金名片进一步擦亮。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,深化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,完善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,持续改进提升“最多跑一次”“办不成事兜底窗口”等做法。大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,全面落实民营经济32条政策,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和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、服务业100强、研发投入500家、发明专利500家等五张榜单浙江上榜数均居全国第一,首次实现大满贯;高水平举办世界浙商大会、中国侨商投资大会。持续激发市场活力,全省经营主体达1095.2万户、增长5.9%,其中企业380.8万户;新增“雄鹰”企业50家、上市公司23家、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44家、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398家。
(七)着力缩小“三大差距”,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迈出新步伐。持续推动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,争取共同富裕领域国家改革试点7项,10项示范区典型经验获国家发文推广。加快城乡融合发展,深化新时代“千万工程”,扎实推进乡村振兴,和美乡村覆盖率达51.7%,粮食播种面积1570.5万亩、总产130亿斤;开展舟山、淳安、龙游、景宁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试点,推广安吉经验、支持青年入乡发展,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,推进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,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.83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,加快提升四大都市区和中心城市能级,支持县域产业特色化发展,县城人口占县域人口比重达62.1%;健全山区海岛县动态调整机制,优化山海协作结对机制,发挥省属企业结对帮扶作用,山区海岛县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;实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倍增行动,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增长6.5%左右。稳步缩小收入差距,健全促进就业和技能创富机制,城镇新增就业118.3万人,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.1%。
(八)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,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,实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提质行动,吴越文化博物馆建成开馆,8家博物馆晋级国家一级博物馆。推动文旅融合提质增效,率先出台大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,《黑神话:悟空》、越剧《新龙门客栈》成为现象级“爆款”产品,云和梯田景区、双龙风景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,全域旅游人数、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8.5%、9.5%。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,12部浙产作品获“五个一工程奖”,获奖数居全国第二,创历史最佳;“飞天奖”“兰亭奖”“中国美术奖”“山花奖”“荷花奖”获奖数全国第一,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,浙江健儿在巴黎奥运会、残奥会上获得奖牌数创历届之最。成功举办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、第二届良渚论坛。
(九)加快建设高水平生态省,绿色发展底色更加鲜明。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扎实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,设区市PM2.5平均浓度稳步改善,地表水国控断面IШ类水质比例达98.7%。做好能源保供稳价工作,金七门核电一期、甘电入浙等项目开工建设,浙能六横电厂二期、庆元百花岩风电等项目建成投运,新增电力装机2200万千瓦,全省工商业平均电价下降1分/千瓦时。加快绿色低碳转型,大力发展风光电、新型储能等绿色能源,开工建设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,全省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45%,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.9%。
(十)大力发展民生事业,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升。推进社保提质扩面,稳步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,低保、特困人均月标准分别提高到1167元、1937元。全力办好教育事业,加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力度,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,保障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公平入学,首次实施中考全省统一命题。优化医疗健康服务,深化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,“浙医互认”高频检查检验项目覆盖率达90%,省内异地结算定点医院开通率达100%。完善“一老一小”服务体系,认真落实婚假新规,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,全省推广老年助餐和养老服务“爱心卡”制度,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达4526万人。加强住房保障工作,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5.1万套(间),实施城中村改造3.6万户。
(十一)全面推进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,政治安全、社会安定、人民安宁良好局面持续巩固。切实加强防灾减灾,有效防御历史罕见梅雨洪涝灾害,成功应对“贝碧嘉”“普拉桑”等台风侵袭,实现人员“零伤亡”。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,生产安全事故起数、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6.8%、15.7%,火灾死亡人数下降50%,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9.2%。积极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,依法有序处置企业债务、房地产市场等风险,全省不良贷款率0.75%,风险防控水平位居全国前列。深化法治建设,《浙江省“千万工程”条例》等12件地方性法规提请人大审议通过,“大综合一体化”行政执法改革、县乡行政合法性审查改革持续深化。提升社会治理效能,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,重拳打击各类经济犯罪、挽回经济损失22.2亿元,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受理数下降12%、损失数下降35.8%。
各位代表,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,根本在于习掌舵领航,根本在于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,得益于省委正确领导、科学决策,得益于全省人民众志成城、团结奋斗。在此,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,向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各派、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,向中央驻浙单位、驻浙人民、武警部队、公安干警、消防救援队伍,向关心支持浙江发展的港澳同胞、台湾同胞、广大侨胞和海内外朋友们,表示衷心的感谢!
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,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,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:消费回暖不快,民间投资活力偏弱,外贸外资稳增长面临较大压力;社会预期和信心不足,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;创新发展能力还不强,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贯通还需深入推进,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还需加力提速;环境治理和能源保供稳价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;就业、教育、医疗、“一老一小”等民生领域仍有不少短板;经济金融、房地产、安全生产等领域仍存在不少风险隐患;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、工作能力、创新思维和担当精神需要进一步增强。对此,我们将高度重视,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。
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之年。总体要求是: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深入学习贯彻习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坚定扛起“经济大省挑大梁”的责任担当,忠实践行“八八战略”,紧扣“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”“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”“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”等重大使命,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、以缩小“三大差距”为主攻方向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、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,扎实推进“十项重大工程”,促进经济稳进向好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,确保“十四五”规划圆满收官,努力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。
促进消费扩量提质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,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%以上。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,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,提升消费能力、意愿和层级。拓展消费新场景新业态,培育壮大首发经济、银发经济、会展经济、演艺经济、赛事经济,提升商圈经济、夜间经济的规模和效益,打造更多精品项目、爆款IP。扩大生活性服务消费,营造放心消费环境,挖掘餐饮住宿、家政服务、养老托幼等基础型消费,激发文化娱乐、旅游休闲、教育体育等改善型消费。推动入境游加快复苏,优化实施口岸签证、过境免签、邮轮入境免签等措施,全面提升境外游客“吃住行游购娱”便利度。
做深做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的文章。强力推进教育强省、科技强省、人才强省建设,深入实施“315”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、“双一流196”工程和高校基础设施提质工程,统筹高能级科创平台打造、高水平大学建设、高层次人才引育,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,深化与高校、新型研发机构合作,共同建设科创平台,一体配置资源要素,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强化概念验证和中试平台建设,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,推动创新要素充分涌流、创新活力充分激发,全年研发投入强度达3.3%左右,实施重大科技项目400个以上,新引进顶尖人才40名以上,新增高技能人才20万人。
做深做实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文章。推动以企业为主导、以项目为载体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用融通创新,完善“高校+平台+企业+产业链”结对合作机制,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%以上,“415X”集群规上制造业企业营收突破9.5万亿元,新增“雄鹰”企业20家、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0家、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300家,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00家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深化“腾笼换鸟、凤凰涅槃”,强化标准、品牌、质量引领,加快传统产业“智改数转”,持续推动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发展,实施制造业重点技改项目5000项以上。培育壮大新兴产业,“一业一策”支持生物医药、高端装备、新能源汽车、新材料等产业发展,提升智能物联、集成电路、高端软件、智能光伏等产业集群建设水平,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7.5%。布局建设未来产业,深化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、量子信息、类脑智能、合成生物、空天信息和低空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,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,培育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。
提升平台能级。坚持一手抓“硬件”、一手抓“软件”,高质量服务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,高标准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,完善储运基础设施和加工产业布局,招引海事法律、船级社等服务机构,支持油气交易中心做大做强,构建多层次大宗商品交易市场。承接建设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。推进新一轮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,优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。提升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影响力、拉动力,探索建设数字贸易港,打造全球数字贸易中心。优化提升开发区、高新区、综保区等开放平台功能,持续办好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、良渚论坛、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、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、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等展会。
建强开放枢纽。强化“四港”联动发展,深入实施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建设工程,开工建设六横佛渡千万级集装箱泊位群,加快推进宁波舟山港重大集疏运工程,深化多式联运集成改革,力争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0万标箱。提速推进义甬舟、金丽温开放大通道建设,积极打造“航运浙江”,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全国试点。加速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,创新班列市场化运营模式,力争全年开行2500列以上。推进民航强省建设,建成辐射全球的嘉兴航空物流机场,推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四期、温州机场三期、义乌机场改扩建尽早开工建设,谋划推进宁波枢纽建设。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,推动“四港”云平台提能扩面,提升整体通关效率、港口作业效率和服务便利化水平。
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。深入实施《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,深化“两个健康”集成改革,落实落细民营经济32条政策,推动“3个70%”、“7个不准”等举措精准落地。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,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,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。加强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,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。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,促进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高素质成长,完善政企常态化交流沟通、涉企问题闭环解决机制。尽最大努力推动解决拖欠账款问题,严格落实属地责任,继续发挥政府和国企带头清欠作用,强化执法监督和失信惩戒,完善拖欠企业账款清偿长效机制。
统筹推进若干重点领域改革。积极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,加快破除市场准入壁垒,完善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,强化国企民企战略协同,让民间资本进得来、能发展、有作为。深化营商环境改革,健全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运行机制,持续推进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“一网通办”,推动企业报表“最多报一次”。深化药品监管改革,提高药品审评审批质效。深化招投标工作管理体制改革,统一规范招投标管理机制,严格实行全流程全链条监管。纵深推进“大综合一体化”行政执法改革,深化“综合查一次”等探索实践,避免多头、重复和过度检查。深化国家区域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,打造一批区域金融改革标志性成果。持续做好机构改革“后半篇文章”,完善机构职能体系,深化事业单位改革。坚持政府过紧日子,深化零基预算改革,完善能增能减、有保有压的预算分配机制,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。
推进新型城镇化。进一步唱好杭州、宁波“双城记”,支持温州打造全省“第三极”,支持金义都市区加快发展,增强四大都市区辐射带动作用。提升县城承载能力,滚动推进重大项目500个以上,支持县城发展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,培育一批农业大镇、工业重镇、商贸强镇、文旅名镇。加快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,支持山区县做强“一县一业”主导产业,支持海岛县完善“一岛一功能”布局体系,整合提升“发展飞地”,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。全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,打造韧性城市、智慧城市。
各位代表!做好政府工作,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,强化“六干”导向,全面提高政府自身建设水平,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、创新政府、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。强化政治引领,坚持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,深入贯彻习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坚定拥护“两个确立”、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增强宗旨意识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树立正确政绩观,用心用情用力增进民生福祉,更好把群众“盼的事”变成政府“干的事”、把政府“干的事”变成群众“满意的事”。勇于担当作为,以长期主义者的坚定干好难而正确的事,增强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和“事事落实到位”的执行力,把全部心思用在干事创业、改革创新上,做到说了就干、定了就办、办就办好。坚持依法行政,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,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、开展工作,深入推进重点领域、新兴领域政府立法,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。提升行政效能,加强数字政府建设,深化数字技术应用,推动政府数字化、智能化运行,促进政府高效履职;持续为基层赋能授权、松绑减负,让基层干部心无旁骛促发展、保平安。坚决扛起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,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大力纠治、官僚主义特别是公务视频“泛化使用”等新型,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,让廉洁从政、干净干事蔚然成风。
@HASHKFK